首页 > 人物 > 正文

养猪44年的王龙钦:争取一年多养15万头

2019-11-25
1975年,王龙钦就开始养猪了,在新桥乡种畜场当技术员。作为上海松林食品集团的董事长,他正在筹办一件事情:实现养猪场改造,把养猪能力从一年15万头增加到30万头。
 
上海松林是上海肉类协会和上海养猪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实现了全产业链运作,闭环生产更安全。去年非洲猪瘟的疫情爆发后,为了防止疫病传入,公司的屠宰流水线只用于屠宰家庭农场生产的猪,每天的量从2000头跌到400多头。运猪的车辆两点一线不和外界接触,种猪场运苗猪到家庭农场,或者家庭农场把出栏的猪送屠宰场。
 
王龙钦说,非洲猪瘟发生后,国内养猪行业起了大变化,小散户粗放型的养猪方式销声匿迹,大型企业无法调头,该养多少还是养多少。但是作为猪肉出产大户,他不希望看到猪肉价格暴涨:“涨到居民吃不起,对养猪行业也是伤害。猪肉对老百姓来说,几乎和大米饭一样重要,要保证它的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养猪行业有“一赚一亏一平”之说。对上海松林这类全产业链企业来说,猪价高养猪挣钱、专卖店卖肉不挣钱,猪价低卖肉挣钱、养猪不挣钱,两者平衡互补。王龙钦介绍,正常的年份,公司养一头猪每年能赚100-200元,有多赚时,也有亏损时。养猪企业希望相对稳定地赚钱,能安然度过亏损阶段。像现在猪肉价格暴涨,连造房子的、做网络的都冲进来养猪,为将来的一场价格混战埋下伏笔。
 
王龙钦一直在琢磨,改造现有的养猪场,让养猪能力翻番,增加生猪供应。养猪场的异味问题,已经有较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引进荷兰的负压空气过滤除臭系统,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减少一半臭味,以及对粪肥进行资源化处理。15个家庭农场已经尝试了,能达到上海要求的高标准。
 
难点在于,根据环评规定,养猪场不能建在村庄500米之内。城市化发展快,养猪场造在先,如果原地改建需要重做环境影响报告书,很可能改造后反而不达标,影响生产。
 
采访到这里,老王匆匆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喜形于色:有眉目了,旧养猪场改造环评有望采用备案方式。上上下下一起努力,保障供应稳定价格。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谈璎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