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讯 > 正文

第十九届(2021)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于南昌隆重举办

2021-05-20
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对畜牧业相关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畜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畜牧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提高了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我国畜牧业产值正持续保持稳定提升。畜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新时期的到来,行业更要以构建现代化畜牧业、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实现新的发展。畜牧人迫切需要通过专业渠道深入了解行业,掌握行业发展动向,承载着畜牧业发展与变迁的中国畜牧业博览会(畜博会)正是让公众和行业快速了解畜牧业方向的优质窗口。
 
作为世界知名的国际专业畜牧综合盛会,畜博会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沿,在促进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丰富内涵。如今,畜博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8届,18年的岁月洗礼,18年的品牌积淀,从南京到青岛,再到武汉、长沙、重庆……畜博会已经走遍祖国大地,释放的“磁场效应”持续扩大,不断辐射带动畜牧产业蓬勃发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畜博会的靓丽风采和精彩瞬间,解密其常开常新的创新密码。
 
与时俱进 承志而行
 
中国畜牧业博览会(CHINA ANIMAL HUSBANDRY EXPO)是亚洲第一、世界前二的国际畜牧业综合类展会,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并承办,创办于2003年,每年一届。它是中国畜牧行业领域内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涉及品类最广、到会采购商最多、辐射国家与地区最广的综合性、国际性品牌博览会。连续多年获得中国贸促会5A级展会认证,系商务部重点联系展会。畜博会的参展范围广泛,主要有:国内外畜牧、饲料、畜牧行业生产资料,畜牧饲料机械及加工设备,现代化猪禽场设计,优质畜产品,畜牧饲料科技成果,生物质能源及相关产品。几乎包含了畜牧及相关行业媒体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品、信息与服务。
 
从2003年扬子江岸的初次问世,到盛放于鄱阳湖畔的今天,中国畜牧业博览会走过了日新月异、多元发展的振兴之路。2007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更名为中国畜牧业展览会,展会的功能得到多方面拓宽。2011年展会每年固定于5月18—20日召开。“5·18”从此成为全国畜牧行业固定的盛大节日。也是在这一年,畜博会成为商务部内贸领域引导支持展会。2013年畜博会荣获中国农业会展分类认定5A级专业展览会,并于此后连续多年获此殊荣。
 
伴随着畜牧行业成长与壮大的脚步,畜博会潜心求索,锐意创新,深挖各方资源,融合多种功能,实现展商、观众精准对接,搭建融合开放平台,整合媒体资源,全方位助推畜牧业发展,形成了畜牧行业具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会展品牌。
 
齐心协力 屡创新高
 
行业的发展,推动畜博会的诞生与升级,展位数量及参展企业逐年递增,行业众多大型集团化企业纷纷加入,并在展会中获益良多,成为实现自我提升的强劲助力。畜博会成功地为参展企业和参会客商提供了一个技术交流、产品展示和贸易洽谈的最佳平台。
 
伴随中国畜牧行业的不断发展,畜博会参展商数量从2003年首届的583家起步,到2013年首次突破1000家企业,至今每届参展商数量稳定在1200家左右。展位数量从2003年的不足1000个,到2011年首次突破2000个,至2019年已连续两年稳定在6000余个展位,特装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0%以上。参会人数从最初的3万人次发展到16万人次每届。
 
2020年,第十八届畜博会不仅保持了畜博会以往的规模,还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展位数量超过上届近8%,达到了近6500个展位,展览面积近14万m2,参展企业1200多家,特装率超过91%,据统计,3天总计参观人次逾18万,各项指标均突破了往年。
 
第十九届(2021)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室内展览面积为14万m2,近7000个展位,开放订展系统后,累计不到30分钟便抢购一空。组委会为了满足广大展商的要求,也为了让更多国内优质企业参展,经精心规划特在展馆广场新增搭建大棚2万m2和5000m2室外光地展位。因此,本届展会将一举突破16万m2,首次突破8200余个展位,成为历届畜博会中规模最大、展商最多、增长最快、龙头企业最全的一届行业盛会。
 
融汇精彩 亮点纷呈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畜博会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整合行业资源,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丰富展会功能,延伸畜博会经济产业链条,提升畜博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畜博会的参展范围广泛,几乎包含了畜牧及相关行业媒体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品、信息与服务。主要有:国内外畜牧(含种畜禽、商品畜禽养殖)、饲料(含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等的生产经营)、畜牧行业生产资料(含饲草、兽药、疫苗、动物保健品等的生产经营)、畜牧饲料机械及加工设备、现代化猪禽场设计等,优质畜产品(含肉、蛋、奶、毛绒皮产品及其制品)、畜牧饲料科技成果(含新产品、新成果、专利产品等)、生物质能源及相关产品等,内容齐全,种类繁多,充分体现了展会多样性和延伸性强的特点。
 
为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参展价值,满足企业不同需求,组委会在每年5月14—20日的一周期间,都围绕畜博会组织了“中国畜牧周”系列活动。
 
这里有各种汇集行业热点问题、科技成果等的企业技术讲座;各类研讨会、论坛火热进行,行业同仁汇聚一堂,共商畜牧发展未来之路;这里有丰富多彩的现场主题日活动:中国养猪日、中国养禽日、中国畜牧日、中国畜牧机械日、中兽药嘉年华、中国饲料添加剂日等;这里有富有特色的交易平台:千人买家团、518畜牧交易节、特色畜产品展区等;这里有专业的宣传团队:新闻会客厅、央视采访团、特聘小记者、新闻发布会、媒体对接会等;这里还有花样娱乐休闲项目:斗鸡比赛、活畜展示、羽毛球友谊赛、乒乓球友谊赛、美食嘉年华、全民益智健身大挑战等。
 
本届畜博会期间,“第七届全球猪业论坛暨第十八届(2021)中国猪业发展大会”、“第十九届(2021)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展商答谢及创新大赛颁奖盛典”、“中荷猪业研讨会”、“中荷禽业研讨会”、“北欧可持续的畜牧业发展研讨会”、“美国种猪育种及管理体系”、“首届有机肥产销论坛”、其中“首届‘校园杯’全国职业院校宠物美容职业技能大赛”等多场主题论坛和专业会议都将同期举办,可供畜牧人随时学习充电、头脑风暴,在给与会者带来更多价值体验的同时,也为行业提质增效、产业升级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和新鲜思路。
 
其中“首届‘校园杯’全国职业院校宠物美容职业技能大赛”践行国务院及四部委指导实施1+X校企合作的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加强教育交流,展示学生的实践从业能力,推动我国宠物美容教育行业发展,满足行业快速需求,培养创新型行业人才,建设1+X高校考核站点。
 
第二届中国皮草展将汇聚国内产业龙头精英,集结众多高端知名皮草品牌及行业权威机构,努力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会员企业搭建商贸洽谈、渠道拓展、产品发布的优质平台。充分展示毛皮动物全产业链领军企业的魅力与风采。
 
开放共赢 汇聚八方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深,各行各业间的交流、互动有序递增。十几年来,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战略,畜博会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不断提高国际化程度,加强畜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畜牧业国际化发展。随着畜博会的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畜博会辐射到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2011年后,畜博会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牧行业从业者及上下游相关企业参展参会,荷兰、丹麦、法国、英国、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多国组织了国家展团参展。畜博会已成为畜牧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国际交流窗口。
 
一直以来,组委会致力于将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国际的、开放的展会,真正践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引导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展会期间,开设国际俱乐部,特设国家日,包括美国日、荷兰日、法国日等。吸引多个国家展团及众多外企的国内代表参展。畜博会历经18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地畜牧业务往来的重要窗口,是中国畜牧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优质平台,是国外农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发展的引导示范基地。
 
乡村振兴 惠及民生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8年间,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透过这段光辉历程,社会各界力量澎湃汇聚,出谋划策,身体力行,把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精神诠释在改天换地的壮举中!
 
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举措。畜牧业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施产业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畜牧业助力产业扶贫优势明显。“贫困地区最终要实现稳定脱贫,关键还是要有产业支撑。有产业,才能兴一个地方的经济;有企业,才能强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如是说。近年来,中国畜牧业协会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畜牧产业扶贫模式。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畜博会均设立了精准扶贫展区,协助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对贫困地区尤其是“三区三州”地区参展的企业免费提供展位,集中展示猪、禽、牛、羊、兔、鹿、驴、骆驼等扶贫产业,重点推广当地名优、特色畜禽产品、促进贸易对接。
 
本届畜博会特设置乡村振兴展区,并且继续开放品牌畜产品展区,扩大企业品牌宣传力度,弘扬特色民族畜产品。由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组织的鸵鸟企业将首次参展。
 
乘风破浪 精益求精
 
传承与创新中,历届畜博会变化的是议题,不变的是宗旨。从“绿色发展、融合创新”到“挑战机遇、开拓创新”,再到“净化复产保供给,扶贫增效惠民生”,直到“转型创新促发展、提质增效保安全”,细数不同年份的议题转换,足以体察畜牧业发展的风云变迁。但服务行业、促进发展这一宗旨,依然如初。充满交流合作、共享共赢的畜博会,更加蓬勃向上。
 
自开办以来,中国畜牧业协会作为畜博会的主办方,长期潜心求索,坚持创新,认真挖掘会展各种资源,将展会植入更多功能,实现展商、观众精准对接。一场博览会就是一次创新大升级。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进入会展行业,创新引领着发展,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亦乘风而行,完成定展系统由BPM到互联网的全面升级,以及不断升级的观众登记及信息服务系统,从网站到微信自媒体,畜博会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服务畜博会、服务畜牧行业的功能。
 
2020年畜博会首次搭建了“会展云动力平台”,首次开创线上展---“线上畜博”,以直播、企业数字化展示、虚拟实景展示营销、大数据精准营销及24小时+365天云上交易永不落幕等服务,云上逛展等创新玩法吸引了众多企业关注,线上展览访问量已突破120万人次,为参展商、采购商提供最为高效精准的商贸交易合作促成平台。同时,“云端畜博”大型直播活动成为本次展会的亮点,“高端访谈”特别节目与科技创新成果展位采访形成互补联动,以人物访谈、走访展位、专家点评等形式,采访、走访企业百余家,涵盖育种、饲料、添加剂、养殖、设备、智能、环保、扶贫项目、国际展团等,借助互联网手段与参展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强化舆论助力,得到了受访企业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1年畜博会将首次在展会现场开展“直播带货”,为优秀的产品做推广,协助展商促成订单!同时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活动让没有到现场的行业人也可以参与到这场盛会中来,感受畜牧业的发展与变化,让“趣味畜博”、“时尚畜博”成为畜博会的代名词。
 
科技为先 引领创新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的跨越式发展,科技整体水平从跟跑变成并跑,而新的战略目标将着眼于从并跑迈向领跑。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再次被摆在了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畜牧行业也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一直是畜博会宗旨和使命。为了展示、推广我国畜牧行业最新技术、产品等,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推动中国畜牧业转型升级,
 
为了不断推进行业向科技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为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提供展示平台,畜博会组委会于本届畜博会期间举办“第十九届(2021)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展商答谢及创新大赛颁奖盛典”活动,面向广大参展企业发出征集令,充分展现了畜牧行业科技创新的底气与实力,继续夯实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此次科技创新大会,200多家参展企业提供申报材料,149家通过初审,评审专家由6名综合性学术专家,4家企业团队评审结合网络投票组成,并对每个申报产品进行打分,最终确定金江、银奖,期间所有企业宣传及评奖均为免费。
 
保护生态 绿色办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发展观念已经逐渐向着生态文明发展的路线前进。畜博会始终秉持“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践行国家和社会低碳环保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致力于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一方面,突出绿色发展,促进行业转型,2020年畜博会专门设立环保展区,推广畜牧行业环保新技术,引导畜牧行业绿色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绿色布展,推动畜博会朝着简约化、标准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加强展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组委会特别强调“绿色布展”,要求展台施工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避免过度使用资源和能源,多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鼓励应用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减少污染和废弃物。倡导广大参展商在展馆搭建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历经十余年来的积淀,一年一度的畜博会风雨兼程、坚持创新,已经成为畜牧行业的年度盛世,每一次超越,每一次突破,都在讲述畜牧人的辛勤与智慧,展示中国畜牧业的自强不息的成长之路。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畜牧行业也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在传承前十八届经验的基础之上,第十九届(2021)畜博会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将会一如既往地为全球畜牧行业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商贸合作的创新平台。
 
新的征程,新的起点,千家企业,数十万观众即将在英雄城南昌见证我国畜牧行业创新发展、砥砺前行的“蝶变之路”,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编:张凯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