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人民财评:以优质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2022-02-26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成项并进行具体部署,彰显出破解乡村振兴金融供给不足“卡脖子”难题的坚定决心,为推动金融资源更好为乡村服务提供了行动指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才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比如乡村产业振兴,首先要解决好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投入少、相关信用不高等难题。对此,金融政策关系重大,金融机构大有可为,金融资源效用深远。

当前,我国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产品体系日益丰富,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持续提高。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把“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独列出,突出了金融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意在进一步缓解乡村振兴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金融政策持续发力,金融机构创新作为,金融资源下乡兴业,才能为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从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看,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量,一方面要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重激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比如,“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在金融政策上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有助于建立更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业务发展模式。在激励的同时,也要更加重视考核评估机制的作用,“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统计制度,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激励和考核双管齐下,为推动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新金融服务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要着重调动农民群众合理使用金融资源的能动性、主动性。金融资源能不能更好地为乡村服务,不仅取决于金融资源的普惠性,也取决于“三农”发展软环境。当下,信用体系、金融教育、消费权益保护等金融基础设施的落后,是造成金融资源不敢、不能、不想进入“三农”领域的梗阻。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发展农户信用贷款”“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举措,显示出“扶一把”“送一程”的清晰治理思路。

保障金融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既需要用好“存量”,也需要开源扩流,还需要化解风险。农村的金融资源不是完全没有,而是缺乏创新活力,缺少发展动力。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的改革部署,为激活农村信用社这一旨在推动农民在资金上互帮互助的金融组织指明了方向。中央一号文件同时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用好保险和期货等金融手段,增强“三农”抗御风险的能力,将为乡村振兴筑牢发展的防洪堤、防火墙。

乡村广袤无垠的“希望田野”,应是金融服务的“热土”。继续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乡村振兴的金融供给,完善乡村振兴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群众的金融素养,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一定能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
打赏
0相关评论